Saturday, April 9, 2011

Geeking and Murmuring

最近公司同事正在撰寫一份企劃書,部分章節需要一點「理論」支撐,讓觀點看來更有說服力,提及建議解決方案的章節,也需要找些學界的研究成果,作爲方案內容的基礎。毫不意外的,負責撰寫文件的同事,找到我這兒來尋求奧援,我沒怎麼考慮就答應幫忙。

四月初的長假裏,除了去聽迪倫伯在臺北的演唱會,就是打開瀏覽器,再次使用曾經每日相伴的 Google Scholar,尋找企劃書所需的相關文獻。重溫過去幾年每日例行不變的工作習慣,用不同的關鍵字反覆查找可能有用的文章,下載文章之後,快速的瀏覽摘要和論文的第一個章節,將文章加入 CiteULike 的書籤庫。曾經熟悉的節奏又回到心頭,唸書時候的種種壞習慣,也一一回到案頭,但是這陣子被諸多煩心事弄的起伏不定的心情,竟然意外的平靜下來;紛亂的思緒,也脈絡分明,條分縷析絲毫不爽。

把幾篇文章的導論和文獻回顧瀏覽過一遍,很快找出一個自己能掌握的脈絡,寫下幾點次日討論用的備忘記事,這過程是愉悅欣喜的。可惜,結束這個工作,回到現實,情緒又硬生生的落回原本惶然無奈的低檔。

突發奇想,邊收拾次日上班要用到的文件,邊思考著若是寫一篇《論 Google Scholar 和 CiteULike 可以安神》,不知要投到那個期刊,會不會被接受呢?

前些日子,看 Greg Linden 不定期發表的 Latest Reading 系列,既嘆服又嫉妒。月初假期裏的遭遇,讓我想到,東施效顰未必是個壞主意,倘若我寫個《Geeking and Murmuring》系列,強迫自己做更多的深層閱讀,或許對整理心情安神療傷大有俾益也未可知。

最近這段日子,身心都處於極糟的低潮狀態。原本以爲可以靠着自身免疫力熬過去的感冒愈發惡化,每每在講一小段話之後,連咳不止,直到胸痛頭暈仍欲罷不能。我明白,這症狀的源頭還是在心裏,心病心藥總心靈,問題還是在疲倦和失望,其實,寄望 Geeking and Murmuring 治病療傷其實一點也不可笑。

疲倦是因爲不自量力,以凡人肉軀硬扮內衣外穿的超人,將一個草莽階段的組織領往 well-established 境界的工作太多、太繁,精細處卻又微妙難言,領情識趣的同行之人不是太多。每每對朋友自我解嘲,每天早上九點帶上神采飛揚的面具,晚上八點變成沒有表情、沒有生氣的礦物。

肉體疲倦可以透過睡眠恢復,但是精神上的耗損卻沒有那麼容易恢復。過程中,自認為釋出對他人全心全意的善意和全無保留的信任,卻不知別人是如何解讀我這「自以爲是」的善意,過程裏益發看清自己的軟弱、不自量力和孟浪,如何能不讓自己心驚呢?我是對自己失望啊!

我想,撥點時間讓自己每隔一陣子回到熟悉的節奏,讓大腦拾回清明,是有必要的。傷春悲秋固然必要,情緒放縱之後,捻花看世情,繼續前行纔是王道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 林徽因 · 馬雁散文集 · 蓮燈 ~ 馬雁 在她的散文《高貴一種,有詩為證》裡,提到「十多年前,還不知道林女士的八卦及成就前,在期刊上讀到別人引用的《蓮燈》」 覺得非常喜歡,比之卞之琳、徐志摩,別說是毫不遜色,簡直是勝出一籌。前面的韻腳和平仄的處理顯然高於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