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本文的貧乏內容實在撐不起《Blogging 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麼偉大的題目,若要稍微有點名副其實的樣子,要做的功課還很多咧。無論如何,我會持續更新延伸閱讀的內容,... stay tuned...]
去年(2007)四月 Technorati 的 State of Live Web 報告說, Technorati 索引的部落格數目超過七千萬,從2002年至今(2008),Technorati 資料庫中的的部落格已經達到一億三千多萬(133 millions)個了。今年稍早他們發表的 State of the Blogsphere/2008 進一步揭露的數字顯示,每 24小時全球會產生900,000 篇文章(全球二字是有疑議的、或者可以說 debatable ,不過這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這樣的數目不可謂不驚人,代表 blogging 這種傳播模式至今已在網際網路世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這是否代表 blogging 必將成為網路的主宰運作模式,影響網路族群的文化、商業、社會以及家庭活動?blogging 的成長是否仍會繼續下去,直到每個活著的人都用某種形式寫部落格為止?
顯然這幾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肯定,部落格寫手、媒體界、評論家、產業界和學界,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尋找答案,不必一定要很嚴肅,ProBlogger 的 Darren Rowse 問讀者 Why Do We Blog? ,請讀者以參與者的角度,說明寫部落格的原因。讓人欣慰的是,各式各樣的答案,充分說明我們所處的網際網路的確是個多元的世界。下圖就是部落格文章的縮圖。
躬身力行的寫手,當有各自不同的心情和體驗,著名的評論家、記者們也有話要說。RWW(ReadWriteWeb 今年第一季,從趨勢與技術的角度,談了一些Bloggin 的未來,比如說 Richard MacManus 寫的 《Mixed Messages in Blogging Landscape 》 ,和 Sarah Perez 的《 The Future of Blogging Revealed》。
Andrew Sullivan 近日在 the Atlantic 發表了《 Why I Blog? 》 一文,回顧並思索 blogging 這種寫作型式的意義與發展;Paul Boutine 在 Wired 發表了《 Twitter, Flickr, Facebook Make Blogs Look So 2004 》,斷言 2008 年不是寫部落格的好年代。他的看法如下:
因為多種新推出的服務,比如 Twitter、 Flickr、 Facebook 等等,讓網路用戶得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表達自我,部落格再也不是抒發胸臆的唯一管道;再則今日 到處充斥的付費文章、置入性行銷,或其他暗中進行的行銷活動,來拖垮部落格的信度,部落格再也不好玩、不可信了。(註: Jas 今日發表的 Twitter, Flickr, Facebook讓部落格看來如此2004? 對 Paul Boutine 的文章有很深刻的闡述與反省)
接著 Andrew Sullivan 和 Paul Boutine 這兩篇文章之後,許多作者接續發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雖然眾音未必同調,但是多半多持較樂觀的立場看blogging 的未來。簡單的說,雖然群眾手中能選擇的發聲工具愈來愈多,但不同的工具有其合適的傳播媒介,而不同媒介形式也自有其合適的受眾與訊息種類。各種工具與部落格應是互補與合作,不是“零和”式的競爭與互斥。
關於工具的演變與進步,主筆 Inquistir 的 Ducan Riley 說不妨稱呼這種現象為 blogging 2.0,筆者相當贊同他的說法。請記住連結和分享是 blogging 的基本精神,不管將來網路上流行什麼服務,使用的是什麼樣的工具,連結與分享的需求不會減少,網民們各自使用喜愛的工具,完成連結與分享的工作。有人甚至預測,未來的分享主流的互動性更強,視訊將變成分享內容的主流。
無論內容、工具怎麼變 ,「連結與分享」是 blogging 的核心精神。我們不應落入狹隘的形式主義窠臼:將 blogging 侷限於文字形式(想想看 flickr、YouTube),或者或者僵化的認定只有結構完整的文章(想想看 twitter、 plurk 的風行),才能叫做部落格文字。
從整體的統計數字來看,大家一定同意,網路上流通、再製、分享、重創作的內容,只會一天比一天更多,不會越來越少。網際網路的可喜之處,常在於這個(工作與生活)環境帶給我們的突破、跨界(blurring)及進化。我們現在看到的正是這個可貴精神的體現,何苦執著於昔日(blogging 快滿十年)認定的內容呈現方式與工具的定義 ,率爾宣稱 Blogging已死呢?
至於商業化或是惡質競爭等等扼殺網路先輩們理想抱負的看法。筆者的觀點很直接,簡而言之:網路社會從來沒有與實體社會脫節過,其實,網路社會的人際關係就是真實社會人與人關係的映射或縮影。從來,商業行為與各式曖昧、晦澀、負面的操作,就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不因網路科技的進退而有所不同。我們所面對的人性考驗,與我們祖輩所面對的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考驗以不同的方式展現而已。所以,就此認定 blogging 一定會 irrelevant,是稍嫌輕率了。
筆者相當贊同 The Noisy Channel 在《In Defense of Web 2.0》文中所說:不管科技的進步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新工具,我們只會更珍惜能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裡自由發聲以及與他人溝通的機會和工具(想想胡適說的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不會輕易放棄的: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re is no turning back on this vision of a more interactive online medium. Today it’s blogs and tweets; tomorrow it may be something we haven’t even imagined. But, now th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us fancy ourselves as publishers and communicators, I don’t see us giving up that power without a fight.
為了思考與呈現這個議題的不同面向,筆者從網路上收集不少文章資料,筆者將這些文章列在延伸閱讀中供讀者諸君參考
延伸閱讀:
- State of the Blogsphere/2008
- Why I Blog? (Andrew Sullivan)
- Why Do We Blog?
- So You Want to Be a Blogging Star?
- Has Blogging Lost Its Relational Focus?
- Mixed Messages in Blogging Landscape
- The Future of Blogging Revealed
- Twitter, Flickr, Facebook Make Blogs Look So 2004
- Blogs More Relevant Than Ever
- Future of Blogging - Blogging is Changing For The Better - It’s About Collaboration
- Reports of blogging’s death are…
- The centripetal web
- 我为什么 blog (Why I Blog 的中譯)
- Twitter, Flickr, Facebook讓部落格看來如此2004?
- Shutting Down My Blog
- Measuring Influence vs. Popularity
- Web 2.0 Over?
- In defense of Web 2.0
- Does Blogging Need CPR?
- Do you think that blogging is dying?
- 博客正在走向衰落吗
- Blogging: Oh, grows up ( Economist, Nov 6, 2008)
- blogging mature (Science Library Pad, Nov 7, 2008)
- Who killed the blogosphere? (Rough Type: Nov 7, 2008)
- The blogosphere is alive, well and kicking (INQUISITR: Nov 9, 2008)
- Reports of blogging’s death are…
- Blogging 2.0 and the microblogging/social media revolution
- To blog or not to blog?
- What Bloggers Should Do?
(First published on 2008/10/2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