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學術界都開始有 Web 2.0 的正式研討會了,所以 Web two dot O 真的已經不止是狂熱份子的最愛,變成媒體和學術界的顯學了嗎?
What is Web 2.0
為了跟上時代,最近著手整理和 Web 2.0 有關的資料和書籤,想把關於網路的東西,作個筆記,未來寫東西(論文?)的時候,也許用得著。離開網路產業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完全跟不上最近的 buzzword 和 catchy phrase;但是花點時間看看這陣子網路上的文字,似乎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一時之間,不知該為自己沒有被時代拋在後面慶幸,還是該為產業的不斷複 製(不幸和愚蠢)而悲哀。
在我記憶中,這幾年出版與網路界相關的書籍,用版本來表示「進化」、「和以前不同」,似乎始於 Esther Dysan 的 Release 2.0 (中文版)和其後的 Release 2.1(書到用時方恨少,不知道這個猜測對不對,或許應該作個文獻回顧才對)。Tim O'Reilly 在使用 Web 2.0 這個字眼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受到 Dysan 的影響 ?
What is 2.0 一文用大量的例子,說明什麼是 2.0, 什麼不是 2.0,但是最終並沒有給出什麼是 Web 2.0 的定義。或許是強調網路有無限擴展的可能性,不想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樹上,所以不願也不能給出一個可以放在「論文」裡,可「被重複引用」的「定義」。不幸的是,這是靠寫論文make a living 的人最在意的事情之一,也許我書念得少,沒有找到更「嚴謹」的定義吧。
My Opinion
從我的觀點來看, Web 2.0 和 1.0 的差異,在於技術的進步(evolution),讓我們能用更豐富、多樣的方式進行資訊的傳遞與分享,以前的網頁缺少互動元素,不是以前搞網路的人不上道,而是以前的技術作不到,以前的頻寬不容許我們恣意實驗各種可能性。這是一條「進化」和「改變」的軌跡,有許多「網路評論家」和「預言家」,將焦點放在文化的意涵,媒體的顛覆等等;我個人則更傾向於將焦點放在因為技術的進步,所造成的版本 2.0效應。
- 因為頻寬更寬、桌上型電腦的計算能力更強,以及 Web Design 、AJAX 等各個技術層次的進步,所以可用更直覺的交互操作介面來設計網站、應用程式等,網路的使用經驗可以更豐富、更多元
- 越來越多的網路使用者,是從小就接觸網際網路,因此更樂於使用網際網路來處理更多事情,在他們的思考(mind set)中,可應用(applicable)網際網路技術的範圍,比起前一代使用者,深度和廣度都增大許多
所有的一切,都是「技術」和「人」的進化,所產生的化學效應。 Evolution 是連續的,有跡可尋的,絕對不是某些預言家所說的「革命」;新的版本 (2.0, 3.0, ..) 也不代表更多的撈錢機會。
(最近看了某些趨勢大師的 Blog ,越看越嘔啊)
Amazon 的書籍介紹網頁中,開放讀者發表評論,在 Release 2.1 的讀者書評區,有這麼一段文字:
To be honest I bought this book expecting more, and found it disappointing. What I found was a columnist making her living.
的確,要捕捉住「正在發生什麼」,並且清楚的描述「這是怎麼回事」,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能洞察這些事件和現象的原因和意義,就更不容易了。胃口大、要求高的讀者,對於版本 2.0 的要求,不是口號、說故事而已, 我們要的是真正的 insight。
後記
越寫越離題,是因為最近看了一些網路創業和 Web 2.0的文章,在一個火力旺盛的部落格,看到一篇文章,流量大的Blog不叫Blog?,文中批評的對象,湊巧也是我曾拜訪過的網站,對於這種「用字很重」的筆仗,看了實在覺得很刺眼。但是對於那種重現西元兩千年網際網路瘋狂的超級樂觀文字,也覺得有些害怕,心情複雜,有感而發,就忍不住離題了。
最終,考慮再三,把部分有火氣 的文字刪去,但是原本想整理的東西,反而得另外寫一篇文章了。
關於web 2.0這股熱潮,
ReplyDelete前幾個月我曾經寫了一篇分析,
或許您可以參考一下
http://mmdays.wordpress.com/2007/02/27/web_friday/
坊間對web 2.0的印象一直模模糊糊
也的確沒有一個清楚的定義
但是觀察最近竄紅的網站
或許它們的確是有一些特性是與舊型網站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