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8, 2007

自問自答

今天距離第一篇文章發表的日子,剛好滿一個月。思索著要寫點感言,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但是實在不知道要交代什麼。

原本是想用札記的形式,寫點讀書的心得和牢騷,只給自己看,並沒有想過「給誰看」和「誰會看」的問題,只是單純的想著用網路科技,作為整理筆記的工具。當想法變成行動的時候,這個行動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輪子開始滾動拉著我向前跑,整個過程似乎並不全是我想得那個樣子。

剛開始的時候,忙著從網路上找資料,一頭栽進了調整版面、修改樣板程式,增加各種外掛和種種網路上流行的技術議題。

因為自己的技術背景,對於修改程式碼有種難以割捨的特殊情感,常在夜裡實驗各種修改樣板 XML 的可能,綜合網路上找來的資料,和自己的臆測,將各種網路可以見到的特殊效果,全部都試了一遍。

為了想把這個「作品」,弄得看起來像樣一點,於是邊忙著調整版型,一邊思考著有哪些題材可以放進這個「手記」裡,忙著把腦子裡的半熟不熟的東西「吐」出去。結果就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吐」出了超過30篇東西。

仔細審視這些東西,覺得整個產出的過程,粗糙而慌亂,完全是為了湊一個數字而硬擠出來的成品。面對這樣的結果,我想,是該放慢腳步,好好思索的時候了。

詹宏志將部落客為什麼要寫,比喻作「瓶中稿」,浪漫的近乎煽情...
不為錢財、不為出名,部落格上成千上萬的寫作者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搜索枯腸,想要在歷史上找到一些實例或描述,可以詮釋部落格的巨大創作動力。我想著想著,倒是想到一個意象:瓶中之稿。寫作者把嘔心瀝血的稿子寫在紙上,置於瓶中,投入大海,任之漂流,痴想有一天汪洋彼岸會有仁人君子拾而讀之,竟對自己的文章一掬同情之淚…。那是一種寓言,描述著人們渴望知音、渴望被了解、渴望被關愛的行動吧?
在我看來,我把部落格的寫作,當作整理自己的一個行動,就像整理課堂的筆記,就像寫論文時做的「文獻整理」,梳理自己的心情、思緒與牢騷,讓自己可以比較心安的繼續生活下去。

無論如何,我期許(也是承諾),這個手記的寫作會繼續下去,或許三個月後,也可能更久,我會再來一次自問自答,為甚麼寫? 寫些什麼?寫給誰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 林徽因 · 馬雁散文集 · 蓮燈 ~ 馬雁 在她的散文《高貴一種,有詩為證》裡,提到「十多年前,還不知道林女士的八卦及成就前,在期刊上讀到別人引用的《蓮燈》」 覺得非常喜歡,比之卞之琳、徐志摩,別說是毫不遜色,簡直是勝出一籌。前面的韻腳和平仄的處理顯然高於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