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6, 2007

典型在夙昔 ─ 從丙午到流亡

從丙午到、流亡的圖像 因為玩網路書櫃 anobii 的緣故, 從書架的後層,翻出「從丙午到流亡」,準備把書的資料輸入我的虛擬書櫃,手拿著薄薄的小書,一邊查看書背的 ISBN 碼, 一邊忍不住翻閱起來。有些書就是有這個魔力,一旦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

手邊的書,是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32開包裝,只有136頁,不折不扣的一本小書。這本書(幹校六記有其他版本)分為三部分:《丙午丁未年記紀事》、《幹校六記》和《從摻沙子到流亡》,所記的都是文革(本書的時代背景,請見文末參考資料和維基百科)期間,作者楊絳和她的夫婿『錢鍾書』二人所經歷的人和事。


對於錢、楊這對夫妻,我一直抱持著尊敬和好奇,錢鍾書被學界稱為民國以來第一才子,學問、文章的評價之高,自然不在話下。楊絳與與錢鍾書的結合,在當年的清華與兩人的家鄉,被傳為才子佳人的絕配。

楊絳沒有被錢鍾書的光芒掩蓋,自己也有一片天空,她不僅要照顧錢鍾書這個不太會照顧自己的才子,同樣在翻譯上,交出非凡的成績,到了九十高齡,又提筆寫下他們一家三口(她的女婿在文革期間自殺)的點滴,和這個大時代的穿插,在兩岸出版界都蔚為奇談。

她的文字,和她的人格特質一樣,淡泊、睿智、堅韌...

歲次丙午

故事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依照季羨林在「牛棚雜憶」的說法,政治整風的陰霾,在1965年就已壓得輿論與學界幾乎窒息。 西元1966年,歲次丙午,文化大革命正式躍上近代史舞台,展開華人文化圈近百年最悲慘的一次政治、文化、社會的互相傷害與自殘的活動。

一九六六年八月九日——也就是陰曆丙午年的六月,我下班回家對默存說:“我今天‘揪’出來了,你呢?”

他說:“還沒有,快了吧?”

果然三天後他也“揪出來了”。


出來之後,日子顛倒過來,原來文學所裡的雜工,擔負起監督所裡牛鬼蛇神的重任,而原來的大小學術權威,則每日裡掃廁所、幹粗活,對群眾交代自己的錯誤。不管是主鬥還是陪鬥,都要受到精神、肉體的折磨、打擊。

楊絳用平靜而帶點諧謔的口吻,敘述如何研究出最佳的戴高帽的角度,才能在批鬥大會裡,顯出懺悔誠意;以陪(被)鬥的身份,要如何表現,才能不會火上澆油,加重主(被)鬥者的負擔。

被剃了陰陽頭之後,作者情急智生,作了一頂假髮,白天裡頂著一頭不通風的假髮,行走於街市,為了怕被群眾發現假髮的真相,不敢坐公車,不管到哪兒,都靠一雙腿活動。

在楊絳的筆下,不論受了怎樣的待遇,筆下沒有憤慨與激情,只有平淡而略帶諧謔的敘述,說著心情與壓力,和如何在壓力下找到解決出路。日子顛倒過來之後,年老力衰的楊絳被分配去掃廁所,她平淡的說著,如何努力找出掃廁所的訣竅,並勤快的將廁所掃得比以前還乾淨。

女廁變成她心靈與肉體休憩的避風港,白天將廁所打掃得一塵不染,每天夜裡則抄寫第二天工作時可以背誦的詩句,日子不管過的怎麼樣,學問從來沒有放下。她最擔心的,還是如何保住她的『唐吉訶德』譯稿。

到了『從丙午到流亡』和『幹校六記』可以出版的時日,楊絳也不曾指名道姓,或是拐彎抹角的「披露」那些出手讓他們夫婦兩受到不公義對待的人的資料。即便以他們夫婦兩在學界崇高的地位,不管說什麼也不用擔心得罪人,若他們兩要向誰丟石頭,誰也承受不起。

在丙午到丁未的文字裡,我只看到前輩文人的「溫柔敦厚」,對人性的信心,以及對作學問的堅持。

披著狼皮的羊

在辛苦的生活裡,在刻薄大娘的唇槍舌劍之前,在莽動群眾的聒噪監督之下,人性的善良還是令人欣慰的。不管在北京、還是在幹校,總是有人會伸出援手,靜悄悄的暗地減輕批鬥的肉體傷害,或者幫忙負擔作者夫婦受不了的體力勞動,更有年輕人幫忙奔走圖書館,為錢鍾書寫作『管錐編』暗地裡幫忙。

這些雪中送炭的人們,有權高位重的政治新貴,也有翻身作主人的工農階級,還有仰慕錢、楊兩人學問,共同在幹校學習勞動的學術界年輕一輩。

或許,這些人在心底也不完全贊同那十年間的紛亂胡鬧,也興許有些人是因為佩服這些學界前輩的學問文章,但是在所有猜想中,我認為可能性最高的還是對那樣的敦厚長者的尊敬和孺幕吧。總之,縱然在號稱近代史最大悲劇之一的苦難十年裡,我們仍然不需對人性絕望。

套用作者的話說,關注和照顧我們的,都是在丙午丁未年間『披著狼皮的羊』。


二十世紀的浮生六記

幹校六記,是作者描寫下放幹校之後生活點滴的六篇文章,筆觸依然沒有怨懟,口吻平淡而蘊含深情, 六記不僅是六篇文章,也記述六種生活中的情感與圍繞其間的回憶。這六記分別是:下放記別、鑿井記勞、學圃記閒、”小趨”記情、冒險記幸、誤傳記妄。

雖然作者的夫婿錢鍾書在小引裡說,這不過是大背景的小點綴,大故事的小穿插。在我看來,這六記,才是大故事裡最應被記牢的章節,那些講話、紀要、政策,都是硬梆梆、血淋淋的無聊文字,讀之傷神又傷身。

錢鍾書後來接受訪問時,夫子自道為什麼要幫這本書寫那麼一段小引,因為他怕幹校六記的文字得罪人,所以他寫那篇短文,希望承擔一部份的責任。平淡的敘述中顯出夫妻間的深情,如同楊絳在「記情」描寫的那樣平淡而飽含濃情。這樣不尋常的才子佳人配,令人羨煞妒煞,又令人為他們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沈痛遭遇而心疼。

錢在的小引裡,直言還少了一篇「運動記愧」,前輩學者打的文字機鋒,還是值得推敲的。仍然口不出惡言,但是該說的還是說了...


烏雲的金邊

當時的社會給予他們的不公正待遇,以及所謂革命分子的對他們的摧殘和折磨,對作者而言是不堪回首的。不過,作者是樂觀的,因為即使是在那樣的年代裡,仍有同情和友情,這些才是永不會磨滅和消失的...

作者在丙午丁未記事裡,這麼寫道:

按西方成語:「每一朵烏雲都有一道銀邊」。丙午丁未年同遭大劫的人,如果經過不同程度的摧殘和折磨,彼此間加深了一點了解,孳生了一點同情和友情,就該算是那一片烏雲的銀邊或竟是金邊吧?——因為烏雲愈是厚密,銀色會變為金色。
  常言「彩雲易散」,烏雲也何嘗能永遠佔領天空。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裡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

一直不知道怎麼形容這本書和作者,直到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話,才恍然大悟,淡泊而睿智、平靜而堅韌。只有這樣的人格特質,才能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仍然保持平衡,保有作為人的尊嚴,博得朋友和惡狼的尊敬。

時代的悲劇,雖然不能擊倒巨人,但是對於所有在人生路上遭遇打擊傷害的人來說,希望的事,遲早會實現,但是實現的希望,總是變了味兒的

典型在夙昔

除了作者的平衡、冷靜、淡泊、樂觀和堅韌,我對於作者在治學上的嚴謹和毅力,尤其佩服,相比於作者的遭遇,我們的遭遇太平淡,生活太安逸,但是付出和堅持完全不成比例。

默存過菜園,我指著窩棚說:“給咱們這樣一個棚,咱們就住下,行嗎?”
默存認真想了一下說:“沒有書。” ---節自六:誤傳記妄

想到季羨林、周一良、錢鍾書、還有這本書的作者楊絳,無視於環境的變化與道路險阻,他們在學術這條路上的堅持,讓人動容。

台灣的歷史學者逯耀東,在他的散文集『那年初一』裡提到,他在念三國演義時作了一件「傻事」,把裴松之作的《三國志注》逐條和三國志、三國演義的內容比對,才分清小說與史書的不同。

對於前輩學者治學的嚴謹和堅持,我欲無言...

延伸閱讀

本書的時代背景


文化大革命是中國近代史的悲劇之一,從維基百科的資料裡,可以找到關於文革的資料。

1965年11月10日,在江青等人的策劃下,姚文元在上海《文匯報》上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將矛頭對準了明史學家、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在1960年發表的歷史劇《海瑞罷官》。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開展...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即「十六條」)。「文化大革命」一語首次正式出現於中共決策組織的文件,文化大革命開始。

1981年6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正式否定文革,決議認為毛澤東負有政治責任。該決議的正式表述是:「『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幹校」(資料來自
維基百科)是「幹部學校」的簡稱,原本是幹部進修、訓練、深造、精進的研修場所,但是文革的時空裡,幹校兩個字有了有特殊的意涵。

今日大家所知的五七幹校是文革時期,根據毛澤東的《五七指示》精神興辦的農場,毛在1966年給林彪的信裡,提到對教育革命的看法:「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當時中共中央級政府機關,在18個省區成立了105個「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千名知識青年(子女)。而各省市地縣辦的五七幹校更是數以萬計,在那裡接受改造的學員有數十萬人。

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如中國作協、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等單位,連老弱病殘除外的政策也被置於不顧,統統攆進幹校。幹校既是牛棚的延伸,但又比牛棚的火藥味略淡一些。與文革初期的群眾性批鬥相比,到幹校相對是一種解脫,享有有限的人身自由。雖然仍有批鬥等進行,但已下降到次要地位,多數不再是急風驟雨式的了。

Friday, May 25, 2007

KDNuggets 2007 Poll Results Available

KDnuggets (背景介紹)的年度資料挖掘工具喜好投票結果公布了,結果見下面的連結:



Data Mining / Analytic Software Tools (May 2007)

本次統計的投票數是 534 ,我個人很懷疑這個樣本數所代表的效力,除了統計的方法和樣本數的爭議外,有幾點想法 (quick response to this result):

  • 本實驗室「」常用的 Intelligent Miner,竟然沒有列名榜中
  • 有很多沒聽過的軟體,顯然我太不用功了
  • 認真的說,投票者的背景要好好考量,學術界和實務界的偏好(preference)必定有差異
  • 青睞自由軟體的人還不少, Yale 得到的票數還破百咧 (投票選項是複選)
  • MATLAB 可以算 Mining Software Tool ?
  • SQL Server 的「普及」度,真的很嚇人

Wednesday, May 23, 2007

New Face

2007-05-23_172042.jpg

新的樣版,是 The Blogger Workshop 提供的 Downright 3.0 ,原來的版本是固定寬度,我將 out-wrapper 改成瀏覽器寬度的 92%,效果不錯。GC 派有一篇文章,教人如何在置換樣版時保存原先製作的頁面元素(page element)和 Hacks,所以沒有花太多力氣就搞定了(看簡體字有障礙的人,可以看圖說故事)。

不過,不管怎麼換,一定是別人的 Blog 比較好看

關於 Web 2.0 的胡言亂語 - 1

Workshop on Data Mining in Web 2.0 EnvironmentsICDM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Conference),今年(2007)十月份,將在美國舉行。結合資料挖掘和 Web 2.0 兩個議題,或許會有些有趣的東西可以瞧瞧吧。

連學術界都開始有 Web 2.0 的正式研討會了,所以 Web two dot O 真的已經不止是狂熱份子的最愛,變成媒體和學術界的顯學了嗎?

What is Web 2.0

為了跟上時代,最近著手整理和 Web 2.0 有關的資料和書籤,想把關於網路的東西,作個筆記,未來寫東西(論文?)的時候,也許用得著。離開網路產業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完全跟不上最近的 buzzword 和 catchy phrase;但是花點時間看看這陣子網路上的文字,似乎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一時之間,不知該為自己沒有被時代拋在後面慶幸,還是該為產業的不斷複 製(不幸和愚蠢)而悲哀。

在我記憶中,這幾年出版與網路界相關的書籍,用版本來表示「進化」、「和以前不同」,似乎始於 Esther Dysan 的 Release 2.0 (中文版)和其後的 Release 2.1書到用時方恨少,不知道這個猜測對不對,或許應該作個文獻回顧才對)。Tim O'Reilly 在使用 Web 2.0 這個字眼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受到 Dysan 的影響 ?

What is 2.0 一文用大量的例子,說明什麼是 2.0, 什麼不是 2.0,但是最終並沒有給出什麼是 Web 2.0 的定義。或許是強調網路有無限擴展的可能性,不想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樹上,所以不願也不能給出一個可以放在「論文」裡,可「被重複引用」的「定義」。不幸的是,這是靠寫論文make a living 的人最在意的事情之一,也許我書念得少,沒有找到更「嚴謹」的定義吧。

My Opinion

從我的觀點來看, Web 2.0 和 1.0 的差異,在於技術的進步(evolution),讓我們能用更豐富、多樣的方式進行資訊的傳遞與分享,以前的網頁缺少互動元素,不是以前搞網路的人不上道,而是以前的技術作不到,以前的頻寬不容許我們恣意實驗各種可能性。這是一條「進化」和「改變」的軌跡,有許多「網路評論家」和「預言家」,將焦點放在文化的意涵,媒體的顛覆等等;我個人則更傾向於將焦點放在因為技術的進步,所造成的版本 2.0效應。
  • 因為頻寬更寬、桌上型電腦的計算能力更強,以及 Web Design 、AJAX 等各個技術層次的進步,所以可用更直覺的交互操作介面來設計網站、應用程式等,網路的使用經驗可以更豐富、更多元
  • 越來越多的網路使用者,是從小就接觸網際網路,因此更樂於使用網際網路來處理更多事情,在他們的思考(mind set)中,可應用(applicable)網際網路技術的範圍,比起前一代使用者,深度和廣度都增大許多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第二版 - Version 2.0 of whatever ( Web, Trend, Forum, Gossip, you name it...)

所有的一切,都是「技術」和「人」的進化,所產生的化學效應。 Evolution 是連續的,有跡可尋的,絕對不是某些預言家所說的「革命」;新的版本 (2.0, 3.0, ..) 也不代表更多的撈錢機會。

(最近看了某些趨勢大師的 Blog ,越看越嘔啊)

Amazon 的書籍介紹網頁中,開放讀者發表評論,在 Release 2.1 的讀者書評區,有這麼一段文字:
To be honest I bought this book expecting more, and found it disappointing. What I found was a columnist making her living.

的確,要捕捉住「正在發生什麼」,並且清楚的描述「這是怎麼回事」,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能洞察這些事件和現象的原因和意義,就更不容易了。胃口大、要求高的讀者,對於版本 2.0 的要求,不是口號、說故事而已, 我們要的是真正的 insight。

後記


越寫越離題,是因為最近看了一些網路創業和 Web 2.0的文章,在一個火力旺盛的部落格,看到一篇文章,流量大的Blog不叫Blog?,文中批評的對象,湊巧也是我曾拜訪過的網站,對於這種「用字很重」的筆仗,看了實在覺得很刺眼。但是對於那種重現西元兩千年網際網路瘋狂的超級樂觀文字,也覺得有些害怕,心情複雜,有感而發,就忍不住離題了。

最終,考慮再三,把部分有火氣 的文字刪去,但是原本想整理的東西,反而得另外寫一篇文章了。

Sunday, May 20, 2007

People will click on anything

因為 Google AdWords 的推波助瀾,現在幾乎每個部落格,小公司的網站,都掛著長度不等的文字廣告。來作個小實驗,你會不會點擊左圖那樣的文字廣告,如果你認為識字的人都不會這麼作,你可能要再想一想。根據一位網路安全專家Didier Stevens做的實驗,像左圖這樣的連結,六月個月來一共有 409 個有效的點擊。所以 eWeek 的專欄作家發表評論, People will click on anything

Stevens 先生在他的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明這個實驗的執行步驟和結果:
  1. 首先,他購買了 drive-by-downlod.info 的域名(domain name),這個 domain 一向因為惡意程式(malware)的大本營而惡名昭彰
  2. 其次,他架設一個網站,只是簡單的顯示 『謝謝你的拜訪(Thank you for your visit)』,並且啟動了 log 功能(Stevens 特別強調,他的實驗只有顯示無害的文字,絕對沒有加入傷害瀏覽者的惡意程式碼 )
  3. 然後,他加入 Google Adwords 計畫
  4. 耐心等待六個月,接著發表他的統計

Stevens 還上傳了一段 影片 到 YouTube網站,影片長度不到一分鐘,只是顯示這個廣告呈現的樣子,以及示範一次 click 的過程。根據 Didier Stevens 的說法,這個文字廣告一共被瀏覽(顯示)了 259,723 次,有 409 次點擊,click-through rate (這個中文要怎麼說?)是百分之零點一六。有趣的是,這個實驗的總成本,只有 23 元美金。

During this period, my ad was displayed 259,723 times and clicked on 409 times. That’s a click-through-rate of 0.16%. My Google Adwords campaign cost me only €17 ($23).

Google 已經將這個廣告移除,並通知 Didier Stevens,他的廣告違反 Google 的政策,詳情見 Stevens 寫的Game Over

Friday, May 18, 2007

自問自答

今天距離第一篇文章發表的日子,剛好滿一個月。思索著要寫點感言,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但是實在不知道要交代什麼。

原本是想用札記的形式,寫點讀書的心得和牢騷,只給自己看,並沒有想過「給誰看」和「誰會看」的問題,只是單純的想著用網路科技,作為整理筆記的工具。當想法變成行動的時候,這個行動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輪子開始滾動拉著我向前跑,整個過程似乎並不全是我想得那個樣子。

剛開始的時候,忙著從網路上找資料,一頭栽進了調整版面、修改樣板程式,增加各種外掛和種種網路上流行的技術議題。

因為自己的技術背景,對於修改程式碼有種難以割捨的特殊情感,常在夜裡實驗各種修改樣板 XML 的可能,綜合網路上找來的資料,和自己的臆測,將各種網路可以見到的特殊效果,全部都試了一遍。

為了想把這個「作品」,弄得看起來像樣一點,於是邊忙著調整版型,一邊思考著有哪些題材可以放進這個「手記」裡,忙著把腦子裡的半熟不熟的東西「吐」出去。結果就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吐」出了超過30篇東西。

仔細審視這些東西,覺得整個產出的過程,粗糙而慌亂,完全是為了湊一個數字而硬擠出來的成品。面對這樣的結果,我想,是該放慢腳步,好好思索的時候了。

詹宏志將部落客為什麼要寫,比喻作「瓶中稿」,浪漫的近乎煽情...
不為錢財、不為出名,部落格上成千上萬的寫作者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搜索枯腸,想要在歷史上找到一些實例或描述,可以詮釋部落格的巨大創作動力。我想著想著,倒是想到一個意象:瓶中之稿。寫作者把嘔心瀝血的稿子寫在紙上,置於瓶中,投入大海,任之漂流,痴想有一天汪洋彼岸會有仁人君子拾而讀之,竟對自己的文章一掬同情之淚…。那是一種寓言,描述著人們渴望知音、渴望被了解、渴望被關愛的行動吧?
在我看來,我把部落格的寫作,當作整理自己的一個行動,就像整理課堂的筆記,就像寫論文時做的「文獻整理」,梳理自己的心情、思緒與牢騷,讓自己可以比較心安的繼續生活下去。

無論如何,我期許(也是承諾),這個手記的寫作會繼續下去,或許三個月後,也可能更久,我會再來一次自問自答,為甚麼寫? 寫些什麼?寫給誰看?...

Tuesday, May 15, 2007

Hat Problem: why you should care ?

這是一篇舊聞了,是紐約時報 2001年4月10日,科學版上的一篇文章。但是剛在 Digg 上發現,看到有超過七百人次「頂」這篇 Why Mathematicians Now Care About Their Hat Color,連上紐約時報仔細拜讀,才真正認識了這個不簡單的策略遊戲。

遊戲規則

數學界一般認為猜帽子顏色的遊戲是由 Dr. Todd Ebert (DBLP)在1998年,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來的。

這是一個團隊參與的遊戲,參與人數從三人到更多人都可以,遊戲的勝負是以整個團隊的結果來決定結果。在遊戲過程中,參與者每人頭上都戴著紅色藍色的帽子,參與者只能看到別人的帽子顏色,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帽子顏色。每個參與者必須猜測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參與者之間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溝通,只能觀察別人的帽子,然後猜測自己的頭頂是什麼顏色。

猜測的選項有三個,紅色、藍色或棄權(pass),如果覺得自己無法下決定,可以選擇 PASS。當參與團隊中每個有作出猜測的人(棄權的人就不管了)的猜測結果都正確,則這個團體可以獲得獎金。

依照遊戲規則,在觀察和猜測時,遊戲玩家間不得有任何溝通行為,但是在遊戲開始前,這個團隊可以作「策略」討論,遊戲開始後,所有成員根據大家事先協商的策略,來決定自己的行動(猜測或放棄)。這個遊戲的核心就是 :有沒有一個「贏的策略」?這個策略的成功機率有多高?

三個人的策略

以最簡單的三人情況來說,三個人都是紅色或藍色的機率各是八分之一,所以有四分之三(扣掉全藍及全紅的情況)的機會,是兩個人的帽子顏色相同,第三個人是另外一種顏色。因此有個可能比較容易贏的策略,每個參與者觀察另外兩個人的帽子顏色,如果這兩個人的帽子顏色不同,則猜測者選擇放棄;如果另兩個人的帽子顏色相同,猜測者猜自己的帽子是另外一種顏色。

雖然當三個人的帽子顏色相同時,以上辦法是絕對沒有機會贏的, 不過這是參與者數目為三人的最佳解決方案(optimal solution),以下是從網路上找到的證明。


Each guess has a 50-50 chance of being correct. This means that when we consider possible outcomes there must be an equal number of correct and incorrect guesses. Notice that in each win there is a single correct guess and in each loss there are three incorrect guesses. Winning one more game requires one more correct guess (a total of 7), but now we have only 1 possible game to lose and 7 incorrect guesses to make. There are only 3 players so this is impossible.

By Brody Dylan Johnson at Saint Louis University

更多人的狀況

網路上有許多人改編這個遊戲,改變帽子的顏色,參與的人數,從電視遊戲大獎賽到囚犯問答,但是問題的本質仍然相同,這些不同的描述方式,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例如 New York Times, ABC News, Die Ziet)。

三個人的遊戲,只是這個遊戲的基本版。超過三個人的狀況,讓事情變得複雜許多。有人認為這是典型的 Game Theory 問題,也有人思索這個問題的 social 版本,但是也有人認為這一個數學模式(Model)的問題,有數學家「認真」的去找答案,真的在編碼理論(Coding Theory)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Dr. Hendrik Lenstra, a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t Berkeley, and Dr. Gadiel Seroussi, director of information theory research at HP Labs, have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covering code to define an even better strategy for large numbers of players.
以上的解法,使用編碼理論中的 Hamming Code,來描述問題,這種作法在參與人數是2的次方數減一(例如 3, 7, 或 15 )的時候幾乎無懈可擊,但是其他的狀況就不是那麼容易處理。而且數學家還無法證明這個解決方案是否為最佳解(optimal)。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這個問題的重要關鍵在於「團隊」,只有整個團隊都正確,才能贏得這個遊戲。所以,除了數學模式之外,我們還有多少種可能的觀點?這是更有趣的問題。

Googling the Hat Problem

在寫這篇短文的時候,使用 Google 作了一個簡單的小研究。發現在網路上除了英文的資料外,竟然有許多簡體中文的討論群組或網站,提到這個帽子問題,倒是繁體中文的資料少之有少。這個觀察結果,可能比起帽子問題,還要有趣,或者說更讓人頭痛

或許我們可以提出幾個猜測,大陸網站的內容,屬與原創製作的比例是令人存疑的,所以這麼多的帽子資料,究竟是否能代表他們熱愛這類益智問題,是令人存疑的。而繁體中文資料的貧乏,則是我們這個環境的網路文化的縮影,究竟這是什麼意思,我不知道。

不管這個觀察結果,是否隱喻我們不喜歡動腦筋。不過,我很好奇老外為何喜歡以帽子作為思考或比喻的輔助,數學家擔心帽子的顏色,搞企管的人則用帽子教人如何作個好主管(No,這一點也不好笑,如果你還沒有聽說過用帽子顏色表示思考類型的故事,那你一定太年輕)。

唯一的結論是,台灣人比較(不)愛戴帽子(不,我沒有談政治)...

Monday, May 14, 2007

對牛一定要彈琴 ?

智力半殘者keso 是在一個在大陸 IT 界很有影響力的博客,他在天極網(一個大陸的 IT 媒體)工作,並且主持個人部落格對牛亂彈琴 Playin' with IT,據說在抓蝦(大陸的 FeedBurner?)是訂閱數最高的幾個部落格之一。他在部落格版面右上方很醒目的地方,放了一段警告訊息,是我見過最有魄力的作者宣言之一 (這裡引用的文字,都經過轉碼,原文是簡體中文):



我用我的想法寫,你用你的智力讀,千萬別認為我有誤導你的興趣,非要認為自己被誤導了的智力半殘者,對不住您了。


他在警語下方,放了一個少跟我提客觀的超連結,裡面解釋了他對這麼有氣魄的宣告的看法,裡面有一段文字,我很同意。



我並不認為,每個人寫blog,都一定要表達自我,表現個性,但起碼,那些貌似客觀公允,貌似平衡中庸,貌似誰都不得罪的blog,我是完全沒有閱讀的興趣的。我閱讀的,不是一張報紙,不是一家電視台,不是一個機器,而是一個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樂,會哭會笑的活生生的人


我真希望自己能有這樣的膽量,敢這樣向世界

Sunday, May 13, 2007

意識型態咖啡館

遇到意識形態咖啡館,完全是一次偶然,原本是想找些咖啡的影像資料,想為建構中的部落格找些「裝飾」的素材,結果在 Google 的牽線下,品嚐了比雙倍濃縮 Espresso 還要提神醒腦的強效咖啡因,反倒把原先裝修部落格的任務暫時拋在腦後。

館主目前是在大學教授經濟學的老師們(有兩位館長),部落格的文章涵蓋了教育、經濟、兩岸、人口家庭、教書匠言等題材,目前首頁(2007/5/13)上正好有幾篇和生涯選擇有關的文章。拜讀之後,覺得應該留下一點紀錄,讓自己未來可以重新思索回味。

這幾篇和生涯有關的文章簡述如下:

回覆小咖(一):社團,值得嗎?

在職場中,常有 Do the right thingDo the thing right 的討論,將討論融入這樣的 context ,問題的脈絡就清楚許多。參與社團,究竟是不是值得( right thing ?),或者什麼才是把社團學分修好的作法(do the thing right)?我不想複述作者的看法,有興趣的人自己去咖啡館走一趟,是最好的品嚐辦法。

不過,文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特別值得一提:

大學生在社團參與中一個常犯的錯誤就是「混淆工作夥伴與交朋友,所以常常把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不是訴諸客觀的專業規矩或工作倫理予以解決,而是訴諸私人友誼,甚至把工作上的歧見,視為對於友誼的考驗」。

很難將事實和情緒分離,總是在不恰當的時間將將公事與私誼混在一起處理,似乎是我們這個文化圈的「通病」,不論年紀大小,都是難以避免的。在職場中待過一陣子的人都明瞭,這是一輩子的課題。不論有沒有社團經驗,在「體驗」過程中遇到什麼,越早認清這個問題,對於職場生涯絕對是有利的。

回覆小咖(二): 讀研究所有什麼好處?

作者分析,讀研究所有以下幾個好處

  • 訊號作用
  • 重新洗牌
  • 能力訓練
  • 較高薪資
  • 轉換跑道
  • 身份標誌

所以,去考就對了?

回覆小咖(三):不讀研究所不行嗎?

機會成本是經濟學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讓我們回到經濟學原理:決策要考慮的成本是機會成本。一件事情的好處,就是如果你選擇不去做這件事情的機會成本—如果這件事情是你所有其他可能選項中的最佳選項的話。基本上,如果你畢業後選擇了讀研究所以外的道路的話,我們可以把「念研究所」視為是你放棄的選項中的最佳選項。而你不念研究所的成本有多高,當然就是視你去讀研究所的話,可以產生的好處有多大而定。

每個人都有個人唯一(unique)的處境,因此有不同的(機會)成本結構,要不要做一件事,最重要還是自己想要什麼?作者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檢驗準則,你想在三十歲的時候變成什麼樣子?很多人沒有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問號?

回覆小咖(完):讓生涯願景決定你要不要考研究所

經濟學家的拿手把戲 The Other Hand ,在這幾篇文章裡處理得非常精彩,完全不討人嫌。作者善於把問題的框架清楚的勾勒出來,然後以流暢的文字把框架裡每個關鍵完整的交代。不論讀者是否面對讀研究所抉擇,這樣的討論架構,都是值得閱讀、思索、並進而受益的。我不擬重抄一遍作者的文字,如果對於問題的討論有興趣的人,真的還是自行移駕咖啡館一遊才好。

作者介紹了幾個可能對讀者有用的 URL,有興趣的人不妨去這底下幾個網址瞧瞧。

在讀者回應區,有人推薦了這兩個網址,也值得看看:

*** 也算結論 ***

一口氣,看完這幾篇文字,突然有個想法,剛獲得人事權,新出爐的年輕經理人,應該要仔細讀讀這幾篇文章,對於該如何運用行使剛取得的「責任」與「權力」,應該會更有把握些。

以我的年紀,念不念研究所已經不是我的「選擇題」,這幾篇文章不是我目前最關心的課題,只是正巧首頁上呈現了這幾篇文章,就偷個懶,只摘記下首頁的一點點微薄心得。其實,我真正喜愛的,還是文章的說理與架構,這年頭,要找到說話清楚明白的人,實在比想像中難哪。

附帶一提,我很喜歡咖啡館的素雅裝潢,希望我自己的部落格也可以有這樣的水準,布置清爽宜人,文字清楚俐落。

Thursday, May 10, 2007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在一個很受矚目的大陸部落格「 Web 2.0 週刊」,看到下面這段話:
部落格距離出版真的很近了,但終究還有段距離。資深媒體人,同時也是知名部落客的老貓說得好:「部落格是個『一貼上就發表』(post and publish)的出版工具,從寫作到發表,沒有任何距離,不像傳統媒體,中間還有一個叫做編輯的傢伙,幫你調整段落、設定格式,讓你的文章印成鉛字以後,你越看越滿意。少了編輯,『文章的表現形式』變成作者要自行打理的事了,你不再能只管內容,而不管表現。可惜從一個傳統編輯的角度看,越善於在傳統媒體寫文章的人(包括寫論文報告的人),似乎越難以掌握網頁閱讀的形式。」
從這幾天調整版型的經驗來看,這幾句話還真是有道理,從寫作到出版的距離雖然拉近了,但是從單純的受眾(audience)、消費者(consumer),轉變成一切要自己動手的生產者,這個文化震盪,可不像那些 Web 2.0 Advocator 講得那麼容易、那麼美好。

有一首老歌說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從愛情到 1.0 , 2.0 ,都是一樣地...

Artist/Band: Anderson Lynn
Lyrics for Song: Rose Garden

I beg your pardon,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Along with the sunshine,
There's gotta be a little rain sometimes.
When you take, you gotta give, so live and let live,
Or let go.
I beg your pardon,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I could promise you things like big diamond rings,
But you don't find roses growin' on stalks of clover.
So you better think it over.
Well, if sweet-talkin' you could make it come true,
I would give you the world right now on a silver platter,
But what would it matter?
So smile for a while and let's be jolly:
Love shouldn't be so melancholy.
Come along and share the good times while we can.

I beg your pardon,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Along with the sunshine,
There's gotta be a little rain sometimes.

Instrumental break.

I beg your pardon,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I could sing you a tune or promise you the moon,
But if that's what it takes to hold you,
I'd just as soon let you go, but there's one thing I want you to know.
You better look before you leap, still waters run deep,
And there won't always be someone there to pull you out,
And you know what I'm talkin' about.
So smile for a while and let's be jolly:
Love shouldn't be so melancholy.
Come along and share the good times while we can.

I beg your pardon,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Along with the sunshine,
There's gotta be a little rain sometimes.

Wednesday, May 9, 2007

你屬於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

共悟人間-父女兩地書

摘自『論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

百年孤獨》的作者,我們熟悉的大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或譯馬奎斯)名滿天下之後聽到各種贊辭,但只有1981年法國總統密特朗說的一句話使他最為感動,以至使他禁不住熱淚盈眶。這句話就是:「你屬於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這是密特朗在愛麗舍宮頒發給馬爾克斯榮譽騎士勳章時說的,我一直記在心裡。每次想起這句話,我心中便會湧起不可抑制的情感。

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是什麼?它在哪裡?它是一個國度還是一個部落?它是黃花地還是百草園?它在此岸還是在彼岸?我既說不清也無法命名。也許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在此倒可為我辯解。你發現我在打破地理意義上的「鄉愁」模式之後仿佛又產生另一種鄉愁,另一種眷戀,這是真的。我的眷戀就是對於「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的眷戀,我的鄉愁也正是對於「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的沉思、憧憬與嚮往。

我們一生中,有多少次,可以無憾、無畏、無懼、無悔的對一個人說:「你屬於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

相關連結:

Tuesday, May 8, 2007

大學的理想和性格

這學期修了一門和大學教育有關的課,需要交兩份和高等教育有關的報告,所以從書裡和網路上找了一些資料,將大學的源流和理念的遞嬗,作個簡短的筆記。資料主要參考自金耀基先生的『大學的理念』,以及某些大陸的網站。交出去的報告,說穿了,只是資料的整理(說難聽點,就是剪貼啦),沒有任何有意義的「意見」。不過大學理念的嬗變,值得記下來作為參考。

以下是報告中大學起源和理念闡述部份的節錄:

學自其出現始,就因為其在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上的特別作用而有別於其它機構。特別是一些經歷近千年風雨仍巍然自立的大學,因為其獨特的風格和對人類的貢獻而閃爍光芒。所以,大學是有精神的,唯其精神,使之能經世而獨立,歷久而彌新。在近代以來的大學發展史上,我們總是可以看見一些光輝的名字,如 Newman、FIexner、Von Humboldt、蔡元培、梅貽琦、Kerr等,大學功能的發展也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到「以研究為重」再到今日的「教研並重並須服務於社會」,而 Kerr 更是用 Multiversity 來形容今天的大學,以表明今日大學功能之復雜、目的之多元。

大學的起源可以溯到中國的先秦,西方的希臘與羅馬。《大戴禮‧保傳》中寫道,「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據此,大學應當是學大藝、履人大節的地方。漢代的人學、隋朝的國子監都是中國古代意義上的大學。中國古代四書之一《大學》的開篇之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則可說是從某個方面體現了中國古代大學的精神和理念。但現代大學之直接源頭則是歐洲中古世紀的大學。大學是中古的特殊產物,中古是宗教當陽稱尊的世紀,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向來是學術上纏訟不休的事,但沒有人否認大學是中古給後世最可稱美的文化遺產

大學的理想和性格幾個世紀來以發生許多的變化。第一本給大學系統性地刻畫一個明確的圖像的重要專著也許是十九世紀(一八五二)的牛津學者紐曼 (John H. Cardinal Newman ) 的「大學的理念」(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紐曼認為大學是一個提供博雅教育 ( liberal education ) ,培育紳士的地方。簡言之,紐曼之大學理想著重在對古典文化傳統之保持,教育之目的則在對一種特殊型態之人的「性格之模鑄」 (character formation ) 。紐曼的大學之理念顯然是「教學的機構」,是培育「人才」的機構。

洪博德(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是19 世紀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由他倡導創辦的柏林大學,追求教學和科學研究相統一,使得科學研究職能在大學中得以確立。洪博德強烈主張,大學不僅僅是一個教育機構,大學更應是一個研究中心。一改過去歐洲中世紀大學僅是保存和傳授知識的傳統,認為大學應重在發展知識而不在傳授知識,大學應是知識創新的源泉。

德國大學的新理念,在美國大學的先驅者佛蘭斯納 ( A. Flexner )成書於一九三0年的「大學」( Universities ) 一書中獲得系統性的闡揚。他特別強調「現代大學」,以別於早他七十幾年的紐曼之「大學」。佛蘭斯納肯定「研究」對大學之重要,肯定「發展」知識是大學重大功能之一,但他卻給「教學」以同樣重要的地位。他指出:「成功的研究中心都不能代替大學」;也即大學之目的不只在創發知識,也在培育人才。

自二次大戰之後,大學教育在世界各地都有蓬勃的發展。而在美國尤其獲得快速與驚人的成長。在一八七六年前,美國只有書院 ( college ),還談不上有真正的大學,而此後在吉爾曼 ( Gilman ) 與愛略特 ( C. Eliot ) 等人的改革發展下,步德國大學的後塵,才一步步提高大學的水準。美國的先進大學,一方面承續德國大學重研究之傳統,一方面也承繼英國大學重教學之傳統。美國的大學狂熱地求新,求適應社會之變,求趕上時代,大學已徹底地參與到社會中去。由於知識的爆炸及社會各業發展對知識之依賴與需要,大學已成為「知識工業」( knowledge industry ) 之重地。

20世紀中期以後,大學理念和精神最主要的變化就是現實的貼近和現實感的增強。由於知識經濟社會知識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大學已成為知識工業的重地,知識與經濟的結合,使得大學已自覺不自覺地成為社會的「服務站」。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促進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學」的問題。前瞻性大學的理念要求大學不僅不能作為與世隔絕的象牙塔,也不能單純傳授知識、發展知識,而應該成為地區、國家乃至全球問題的自覺參與者和積極組織者,從而服務於社會。

... omitted ...

On Blogosphere Size

I asked a question in my April 23's post The biggest social network you'll never see that who have done the estimation of blogosphere size. It seems that I asked a stupid question. Technorati regularly publishes the "State of Blogoshpere" report on a quarterly basis. The latest report, The State of the Live Web, was published on April 5,2007. As stated in the report, there're 70 millions blogs tracked by Technorati ( I wrongly stated there're nearly 60 millions out there in previous post ).

OK, let's on to the numbers. The pictures paints more that a thousand words. The charts below tell us the story. Technorati is now tracking over 70 million weblogs, and we're seeing about 120,000 new weblogs being created worldwide each day. That's about 1.4 blogs created every second of every day.


Though, a total of 70 million blogs have been set up. But the data from Technorati show that only 15.5 million bloggers updated their sites during the last three months, up slightly from 15.3 million in October (2006).


The summary of the report are as follows ( the words in red are added by me) :

  • 70 million weblogs
  • About 120,000 new weblogs each day, or...
  • 1.4 new blogs every second
  • 3000-7000 new splogs (fake, or spam blogs) created every day
  • Peak of 11,000 splogs per day last December
  • 1.5 million posts per day, or...
  • 17 posts per second
  • Growing from 35 to 75 million blogs took 320 days
  • 22 blogs among the top 100 blogs among the top 100 sources linked to in Q4 2006 - up from 12 in the prior quarter
  • Japanese the #1 blogging language at 37% ( I must admit that I have totally no idea about this )
  • English second at 33%
  • Chinese third at 8% ( Traditional and Simplified Chinese Blogs combined ?? )
  • Italian fourth at 3%
  • Farsi a newcomer in the top 10 at 1%
  • English the most even in postings around-the-clock
  • Tracking 230 million posts with tags or categories
  • 35% of all February 2007 posts used tags
  • 2.5 million blogs posted at least one tagged post in February

(All of the materials presented her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for-attribution license. As long as the Technorati logo and links are kept intact. Refer to the report for copyright notice.)

Read also :

Monday, May 7, 2007

[Info] - Workshop on Data Mining in Web 2.0 Environments

Workshop on Data Mining in Web 2.0 Environments will be held conjunction with ICDM 200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on October 28, Omaha, United States. Topics of interests are:


  • analysis of blogs
  • tag clustering and visualization
  • synonym and homonym resolution in tags
  • visual and textu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
  • temporal analysis
  • data streams, trend detection, and concept drift
  • application of web and text mining to wiki content
  • discovering social structures and communities
  • evolution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s
  • predicting user behavior
  • analysis of dynamic networks
  • discovering misuse and fraud
  • combining the web with data from other sources, mining with mashups
  • deriving profiles from usage
  • personalized delivery of information
  • applications, case studies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logs and Social Media is over. Next year, the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in Chicago. There's one thing noteworthy that the news, videos, tutorials, and papers are presented in the blog of the conference. Yes, we're doing what we're saying, watching and studying.

Awareness Watch™ Newsletter is a free monthly publication that highlights the latest resources and sites on the Internet pertaining to current awareness happenings, new and reviewed 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search, knowledge discovery, data mining and related updates and alerts. The May issues of the newsletter are out.

(看來,這個部落格變成我的 Data Mining 書籤了,或許我該試試 del.icio.us ? )

Thursday, May 3, 2007

五年級雜草

我的朋友金剛,是一個很精彩的人。他的精彩,不僅在於經歷多采多姿,他曾是廣告片的副導,做過網路公司的行銷經理(那時我們是一起共事的戰友),也是只為金字塔頂端階層服務的腳底按摩師,客串過廣播節目的配音人員,業餘的影評人,也是花店和旅行社的行銷經理,目前是加拿大航空的行銷經理。更重要的,他有一顆柔軟的心,幽默而感性的文筆,高明的攝影技巧,還有比我稍微「壯碩」一點點的身軀。

Message-Massage 是他的個人網站,裡面有他的文章、影評和攝影作品。每回看他的文章,總是混合著羨慕、會心和淡淡的惆悵,他看似幽默其實深沈的文字,把我們的共同回憶用一種不溫不火的調子緩緩道來,看了又驚、又喜又有點鼻酸。

臺北 像一首悠悠常流的詩

五年級雜草(Good Old Days)是網站裡的一個單元,這個單元是屬於五年級世代的共同回憶,個人私心以為,這裡的文章比起許多講「五年級」或其後的跟風文章,要誠懇的多,也更符合我的個人經驗與回憶。標題是「五年級雜草」的文章裡,有這麼一段話:

我非常喜歡李安導演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一書中所寫的:「人情是流動的,事過境遷,人事全非,它就會隨風而逝…我們現在做的話,後人還能看到一點東西;但如果我們不做,下一代無從知曉,這份情愫可能就此消逝於風聲塵埃之中!」

 或許是傳承的目的,或許是為尋找自己存在的證據,或許不願意美好記憶消逝於風聲塵埃之中,因此,我決定寫下年輕歲月,雜草的懷舊沒有菁英來的壯烈,但是如果不做,五年級的風貌就只能存於學運。

我的奮力一「」,受這段文字的影響很深。最近他的文章更新速度變慢了,希望金剛能夠記得這個承諾,加把勁,讓我們的共同記憶,不要淹沒在風聲塵埃之中。

金剛,很高興認識你,一起加油

Birth of Data Mining

Data Mining is the evolution of a filed with long history, the term "data mining" emerged in late '80s and the researches of data mining flourished since 1990s. Many believed that the birth of data mining (or knowledge discovery) should trace back to the 1989 IJCAI workshop on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 took pace in Detroit, Michigan, USA. The report was published in AI magazine and the bibex can be found at ACM digital library. The context of the document can be found at KDnuggets.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may be of interest).

The summary of the report are as follows:

The workshop confirmed that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 is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Som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addressed in the workshop were:
  • Domain knowledge. It should be used to reduce search space, but used carefully so as not to prevent un-anticipated discoveries. While a specialized learning algorithm will outperform a general method, a desirable compromise is to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augmenting the general method with the specific domain knowledge.
  • Dealing with Uncertainty. Databases typically have missing, incomplete or incorrect data items. Thus any discovery algorithm must deal with noise. Rules discovered in noisy data will necessarily be approximate.
  • Efficiency. Exponential and even high-order polynomial algorithms will not scale for dealing with large volumes of data. Efficient linear or sublinear (using sampling) algorithms are needed.
  • Incremental Approaches. Incremental algorithms are desirable for dealing with with changing data. An incremental discovery system that can re-use its discoveries may be able to boot-strap itself.
  • Interactive Systems. Perhaps the best practical chance for discovery comes from systems, where a ``knowledge analyst'' uses a set of intelligent, visual and perceptual tools for data analysis. Such tools would go far beyond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tools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human capabilities for data analysis. What tool features are necessary to support effective interaction? Algorithms need to be re-examined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e.g. a neural network may need to generate explanations from its weights).
The incremental, interactive discovery methods may transform the static databases of today into evolving information systems of tomorrow. Caution is required for discovery on demographic databases, to avoid findings that are illegal or unethical. Some of the research issues that were little addressed in this workshop, but are likely to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are:
  • Discovery Tools. Deductive and 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ystems can provide some of the needed support for induction on large volumes of data. Parallel hardware may be effectively used. What additional operations should be provided by the tools to support discovery?
  • Complex Data. Dealing with more complex (not just relational) data, including tex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AD/CAM, and visual images.
  • Better Presentation. The discovered knowledge can be represented not only as rules, but as text, graphics, animation, audio patterns, etc.. Research on visualization and perceptual presentation is very relevant here.


Remarks:
IJCAI stands for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dnesday, May 2, 2007

The Ten Commandments

I found the "commandments" in the MyShare recommendation list. The rules appeared in a well-known Taiwanese blogg [終極邊疆 BLOG] in '03. I think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bloggers, fresh and veteran. Don't forget why you're blogging and blog for yourself.

1. blogging for fun ,for yourself, at least at beginning

2. don’t force yourself to blog just for periodically update.

3. don’t limit your blog to min. or max. length.

4. don’t blog just for audience.

5. don’t be afraid of opposite comments.

6. Blogging is to share your thought, your opinion, not your ” me too”.

7. Blogging tools and interfaces are for convenience, not for “Wow! so fascinating!” The same as
your site layout.

8. If you don’t want someone reading your blog, never put it on.(Even he/she don’t know you have a blog)

9. Try to remember why you are blogging.

10. forget the first 9 rules. use the 10th instead: BLOG FOR YOURSELF!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 林徽因 · 馬雁散文集 · 蓮燈 ~ 馬雁 在她的散文《高貴一種,有詩為證》裡,提到「十多年前,還不知道林女士的八卦及成就前,在期刊上讀到別人引用的《蓮燈》」 覺得非常喜歡,比之卞之琳、徐志摩,別說是毫不遜色,簡直是勝出一籌。前面的韻腳和平仄的處理顯然高於戴...